银鱼
别名:
王余(《尔雅》郭璞注),蛤残鱼(《尔雅翼》),银条鱼(《日用本草》),面条鱼(《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》),大银鱼(《鱼类分类学》)。
来源:
药材基源:为银鱼科动物太湖新银鱼的全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eosalanx tankankeii taihuensis采收和储藏:3-5月捕捞,捕后,洗净,鲜用,亦可晒干或烘干,或加工成鱼干。
药材产地:
分布山东至浙江沿海地区,尤以长江口崇明等地为多。
英文名称:
Noodlefish
药材类别:
性味:
《日用本草》:味甘,平,无毒。
归经:
《本草求真》:"入脾、胃。"
功效:
补虚;润肺;健胃。主营养不良;咳嗽;脾虚泄泻;小儿疳积
用量:
内服:煎汤,30-90g。
植物形态:
体细长,近圆简形,后段略侧扁,体长约12厘米。头部极扁平。眼大;口亦大,吻长而尖,呈三角形。上下颌等长;前上颌骨、上颌骨、下颁骨和口盖上都生有一排细齿,下颌骨前部具犬齿1对。下颌前端没有联合前骨,但具一肉质突起。背鳍Ⅱ11~13,略在体后3/4处。胸鳍8~9,肌肉基不显着。臀鳍Ⅲ23~28,与背鳍相对;雄鱼臀鳍基部两侧各有一行大鳞,一般为18~21个。背鳍和尾鳍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鳍。体柔软无鳞,全身透明,死后体呈乳白色。体侧各有一排黑点,腹面自胸部起经腹部至臀鳍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点,沿臀鳍基左右分开,后端合而为一,直达尾基。此外,在尾鳍、胸鳍第一鳍条上也散布小黑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