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里香

别名:

石辣椒、九秋香、九树香、七里香、千里香、万里香、过山香、黄金桂、山黄皮、千只眼、满山香、月橘、五里香、水万年青、千枝叶、千只眼跌打、臭千只眼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和小叶九里香的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Murraya paniculata (L.)jack.[Chalcas paniculata L.]2.Murraya paniculata (L.)jack.var.exotica(L.)Huang采收和储藏:生长旺盛期结合摘心、整形修剪采叶,成林植株每年采收枝叶1-2次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1.生于干旱的旷地或疏林中。2.生于较干旱的旷地或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2.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
英文名称:

Common Jasminorange, Leaf and Twig, Leaf and twig of Common Jasminorange

药材类别:

根茎类

性味:

味辛;微苦;性温;小毒。①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味辛,性温。②《福建中草药》:辛、苦,温。

归经:

心;肝;肺经。①《广西中药志》:入心、肝、肺三经。

功效:

行气止痛,活血散瘀。用于胃痛,风湿痹痛;外治牙痛,跌扑肿痛,虫蛇咬伤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6-12g;或入散剂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或煎水洗。

药用部位:

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和千里香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。

植物形态:

1.九里香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3-8m。树皮苍灰色,分枝甚多,光滑无毛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;小叶3-9枚,卵形、倒卵形至近菱形,长2-8cm,宽1-3cm,先端钝或钝渐尖,有时微凹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全缘,上面深绿色光亮,下面青绿色,密生腺点,腺点干后褐黑色,中脉凸出,均无毛,纸质或厚纸质。3至数花的聚伞花序,顶生或腋生,花轴近于无毛;花大,直径达4cm,极芳香;花柄细长;萼片5,三角形,长约1-2mm,宿存;花瓣5,白色,倒披针形或狭长圆形,长2-2.5cm,有透明腺点;雄蕊8-10,长短相间;子房上位,2室,每室有2胚珠,花往长4-6mm,柱头极增广,常较子房宽。浆果米红色,球形或卵形,长12-20mm,厚5-10mm,先端尖锐;有种子1-2颗,种皮具棉质毛。花期4-6月,果期9-11月。2.小叶九里香 与九里香不同处:奇数羽状复叶,具小叶3-7,小叶片较小,倒卵形,长2-4.5cm,宽1-2cm,中脉在两面不凸出,革质较厚;花序有花较多,花较小,直径2-3cm,雄蕊及雌蕊均较短小;花药背面有2颗突起的小腺体。子房每室仅1胚珠。果实较小,长8-10mm。花期4-6月,果期7-9月。

药物采收:
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,耐旱,不耐寒。最适年平均温度15-18℃,最高月平均温度27-29℃,最低月平均温度1-2℃,能耐极端最低温度-7℃,年降雨量1000-1600mm为宜。以选阳光充足,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的微碱性土壤栽培为宜。栽培技术 用种子、扦插、压条繁殖,以扦插繁殖为主。种子繁殖:选饱满鲜红成熟果实,去果皮,晾干。春季3-4月或秋季9-10月上旬播种,条播,按行距30cm开沟,种子用细砂混合后播种,覆土1-2cm,浇水,盖草。气温在16-22℃时,经30d左右发芽。待有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,苗高15-20cm移栽。扦插繁殖:6-7月选1年生健壮枝条,剪成长10-15cm小段,具4-5节,除去下部叶片,仅留顶端2片叶,斜插手苗床,按行株距10cm×10cm扦插,覆土,浇水,保湿。在20℃下约经1个月生根。春季扦插的当年可以移植;秋季扦插的在翌年移植。压条繁殖:雨季选老枝条,割伤后埋入土中,待生根后,与母体分离栽种。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要及时松土除草,适施稀人粪尿1-2次,采叶者以施氮肥为主,采花者增施过磷酸钙。生长后期要注意修剪,剪除过密枝条或徒长枝,以利通风透光。北方冬季室内越冬,最低温度不低于5℃,冬季温度亦不可过高,否则易消耗营养,影响第二年开花。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九里香枯叶病,可于早春喷70%托布津1500倍液或50%退菌特1000倍液。虫害有蚜虫、红蜘蛛为害嫩枝叶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(1)九里香嫩枝呈圆柱形,直径1-4mm,表面深绿色。质韧,不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。羽状复叶有小叶3-9片,小叶片多卷缩,破碎,完整者展争后呈卵形、椭圆形或近菱形,长2-7cm,宽1-3.5cm,最宽处在中部以下,深绿色,先端短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或略偏斜,全缘,上表面有透明腺点,小叶柄短或近无柄;质脆。有的带有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,花冠直径约4cm。气香,味苦、辛,有麻舌感。(2)小叶九里香小叶片最宽处通常在中部以上,先端圆或钝。均以叶多、色绿、香气浓者为佳。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:九里香上、下表皮细胞各1列,长方形。叶肉组织不等面型。栅栏细胞2-3列,不通过中脉,内含多数草酸钙簇晶,直径12-20μm。中脉向上微隆起,于下方突出,下表面内侧有4-5列厚角组织。维管束半月形,双韧型,导管呈放射状排列,薄壁细胞排成狭缝状,上方纤维和导管约占1/3:其上下两侧有纤维束,纤维壁厚,木化。油室多数,圆形,直径80-120μm。

临床应用:

方一:治疗胃痛 九里香花10g,鸡肉100g,水煎服汤食肉。
方二:治疗蜈蚣咬伤 鲜九里香、鲜辣椒叶各适量,共捣烂,擦或敷伤口周围。
方三:治疗湿疹 鲜九里香茎枝、叶适量,煎汤洗患处。
方四:治刀伤出血 九里香、黑老虎根各等量,共研细粉敷患处。
方五:治风湿骨痛,久年风痛 九里香根30g,酒、水煎服。
方六:治跌打瘀积肿痛 鲜九里香、鲜地耳草、鲜栀子叶、鲜鹅不食草各等量,共捣烂,酒炒敷患处。
方七:治急性尿路感染 鲜九里香7g,洗净捣烂,沸水冲服,每日服2次,每次1剂。
方八:治口腔溃烂 鲜九里香15g,捣烂,煎水1碗,含漱数次。
方九:治睾丸肿大 鲜九里香根30~90g,青壳鸭蛋1个。
水酒炖服。

主治:

用于胃痛、牙痛、跌打肿痛、风湿癖痛、疮痈、蛇虫咬伤等。现代常用于湿疹、破伤风、流行性乙型脑炎、局部麻醉、表面麻醉等。 现代研究,有平滑肌解痉作用;抗生育作用;局部麻醉作用。 临床上选方可用于胃溃疡、流行性乙型脑炎,局部麻醉及表面麻醉等。

附方:

1、跌打肿痛:鲜九里香叶、鲜地耳草、鲜水茴香、鲜山栀叶各等量,共捣烂,酒炒敷患处。 2、风湿骨痛:九里香、五色梅根、龙须藤各5钱,炖猪骨或浸酒服。 3、胃痛:(1)九里香叶粉、两面针粉各2份,鸡骨香粉、松花粉各1份,和匀,加黏合剂制成水丸如黄豆大。每服10~15丸,每日3次。(2)九里香叶3钱,瓦楞子(煅)1两,共研末,每次服1钱,每日3次。 4、流行性乙型脑炎:鲜九里香叶0.5~1两,鲜刺针草1~3两,水煎,分2~3次服(或用鼻饲)。如高热加大青叶1两,同上药煎服;抽搐频繁痰多者,另取九里香叶0.5~1两,捣烂用冷开水冲服。 5、手术麻醉:(1)九里香、两面针:用25%九里香注射液(使用时稀释1~2倍)和0.5%两面针注射液均作浸润麻醉。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均可。诱导时间,两面针2~6分钟,九里香10~20分钟。维持3~8小时。单独用九里香麻醉,对局部刺激较大,两药混合用,可减轻局部刺激。(2)取鲜九里香1斤,洗净,捣烂,加三花酒(或50%乙醇)1升,浸泡24小时,取滤液备用。用时直接涂于咽喉部粘膜表面,用于扁桃体挤切术,效果良好。涂后数分钟出现麻醉作用,药效持续10分钟左右。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量:5~12g,水煎服。或浸酒服。外用:捣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