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布

别名:

纶布(《吴普本草》),海昆布(《山东中药》)。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海带科(昆布科)植物昆布及翅藻科植物黑昆布、裙带菜的叶状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minaria japonica Aiesch.[L.ochotensis Miyabe];Ecklonia kurome Okam.;Undaria pinnatifida(Harv.)Sur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收,由海中捞出,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1.一般生长于大干潮线以下1-3m的岩礁上。2.生长于水肥、流急的低潮线附近或自大干潮线至7-8m深处的岩礁上。3.生长于风浪不太大、水质肥沃的海湾内,大干潮线下1-5m处的岩礁上。资源分布:1.自然生长的分布范围,我国限于辽东和山东两个半岛的肥沃海区。人工养殖已推广到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等地沿海。但为冷温带性种类。2.我国分布于浙江、福建沿海。为暖温带性种类。3.我国裙带莱可分为两型:北海型(forma distans Miyabe et Okam.)藻体较为细长,羽状裂缺接近中肋,孢子叶距叶部有相当的距离。生长在大连、山东沿海。南海型(forma typica Yendo)恰好相反,即体形较短,羽状裂缺较浅,孢子叶接近叶部。浙江嵊泗列岛海域自然生长,即属此型。

英文名称:

THALLUS LAMINARIAE/THALLUS ECKLONIAE

药材类别:

菌藻类

性味:

咸;寒;无毒。①《吴普本草》:酸咸,寒,无毒。②《本草再新》:味苦,性寒,无毒。

归经:

归肝、胃、肾经。①《要药分剂》:入胃经。②《本草再新》:入脾经。

功效:

消痰软坚;利水退肿。主瘰疬;瘿瘤;噎膈;(疒颓)疝脚气水肿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5-15g;或入丸、散。

药用部位:

为海带科植物海带、或翅藻科植物昆布、裙带菜的叶状体。

植物形态:

1.昆布 藻体橄榄褐色,干后为暗褐色。成熟后革质呈带状,一般长2-6m,宽20-50cm,在叶片中央有两条平行纵走的浅沟,两沟中间较厚的部分为“中带部”,厚度约2-5mm,两侧边缘渐薄,且有波状皱褶,叶片基部楔形,厚成阶段则为扁圆形,下有一圆柱形或扁圆形的短柄,长5-15cm,柄和叶片内部均由髓部、皮层及表皮层组成。在外皮层内有粘液腔,腔内有分泌细胞,可分泌粘液至叶体表面,构成胶质层,使藻体粘滑而起保护作用。髓部由许多藻丝组成,藻丝细胞一端膨大呈喇叭管状。藻体幼龄期叶面光滑,小海带期叶片出现凹凸现象。一年生的藻体叶片下部,通常即能见到孢子囊群生长,呈近圆形斑块状;二年生的藻体几乎在全部叶片上都长出孢子囊群。固着器为叉状分枝的假根所组成。孢子成熟期秋季。2.黑昆布 藻体暗褐色至深褐色,革质,高30-100cm或更多。叶状体扁平宽大,中部稍厚,自其两侧一至二回羽状深裂,裂片长舌状或更长一些,略有皱,边缘一般均具粗锯齿。叶柄茎状,呈圆柱形或略扁,长4-12cm,直径3-8mm。藻体的皮层细胞中有粘液腔道作环状排列,为1-2层。髓部由不定走向的喇叭管丝组成。游孢子囊群于成熟的叶状体中央部分和侧生的裂片表面形成。固着器由二叉式分枝的假根组成。孢子囊初夏形成,孢子秋季成熟。3.裙带菜 藻体黄褐色,软革质,高1-2m,宽50-100cm,叶状体扁平,中部有明显隆起的中肋,两侧渐薄柔软,形成多数羽状裂片,或呈大小不齐的缺刻,但无锯齿。叶面上散布许多黑色小斑点,为粘液细胞向表皮的开口处。成熟时,在下面叶柄两侧生有木耳状重叠褶皱的孢子叶,粘滑肉厚,其上密生孢子囊。叶柄下端为叉状分枝的假根所组成的固着器。

药物采收:

生物学特性 昆布原为冷水性海藻。其生长温度为0~13℃,以2~7℃为最适温度。昆布进行光合作用需有足够的光能,并从海水中吸收营养,由于海水混浊或透明度不同,适宜生长的水层也有深浅之别,深者在大于潮线下2~3m,浅者在水面下lm深处(在海水中追施氮、磷肥能提高昆布产量)。流速大的海区生长良好,反之生长很慢且易染病害。一般流速在50~80cm/s 较适宜。昆布是一种有明显世代交替的植物,藻体宝子囊释放游动孢子,萌发后形成配子体,配子体的卵囊和精囊结合形成合子,合子萌发产生幼孢子体,幼孢子体经无性繁殖即为昆布。养殖技术 昆布苗虽有多种,但6~7月份培育的夏苗,是我国昆布养殖的主要苗源。在昆布养殖海区选择岩礁底、无污染的海区修建有制冷系统、从大海抽水净化的供水系统,和能调节光照的玻璃房结构的育苗室。我国南北方气温差异较大,故应在6~8月份,水温上升到23℃以前采好孢子。从海上选择叶片平直、宽大、厚实、健壮、颜色深褐、孢子羹多而成熟度适中、没有腐烂的个体作种昆布,搬到室内水中继续培育。水温保持在13~18℃之间,自然光照,追施氮400mg/m3、磷520mg/m3等,经14d叶表面产生孢子囊群。为了使其大量放散游孢子,可将种昆布悬挂在阴凉处阴干2~4h,投入水池,水温20~22℃,刺激其放散出游孢子,并能附着在用竹或棕绳制作的生长基上,然后进行培育。培育水温在10℃以下,每日保持10h以上光照时间,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通过遮光设备调节光量,由500lx提高到3000lx。育苗期施肥量,初期氮3xl0一6、磷0.15x10一6,中期氮4×l0一6、磷0.2×l0一6,后期氮5×10一6、磷0.15×l0一6。定期更换一部分海水,并保持一定的流速,使每小时更换水量能达到1/6~1/3,保持水质清洁。经100d左右,幼苗长到1~2cm长时,移到海上暂养,应及时遮帘、施肥和调节水层,使苗长到10~15cm时即可夹苗,采用“大把摇拔”的方法剔苗后,将苗夹于1.5~2m长的夹苗绳上。单棵夹苗棵距2.5~3cm,簇夹2~3棵苗为一簇,簇距5~7cm,然后将苗绳挂在筏子上,可采用垂养、平养、斜面养三种形式。病虫客防治苗期 主要有绿烂病、白烂病等病害,通过掌握适当的孢子附着的密度(不能过大),提高光照,加强洗刷,用0.05%或0.01% 硫酸铵浸泡,都能起到防治效果。在养育期间,初期注意密养,长到1m左右时进行稀疏,并根据昆布不同生长期,采用调节光强度,冲洗浮泥,泼洒硝酸铵、硫酸铵等化肥,调节水层等措施,防治绿烂、白烂、点状白烂病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(1)昆布 卷曲折叠成团状或缠结成把。全体呈绿褐色或黑褐色,表面附有白霜。用水浸软后展开成扁平长带状,长50-150cm,宽10-40cm,中央较厚,边缘较薄而呈波状。类革质,残存柄部扁圆柱形。气腥,味咸。(2)黑昆布 片部卵形或扁圆形,1-2次羽状深裂,裂片长舌状,边缘有疏齿或全缘。气腥,味咸。水浸泡,手捻分层。(3)裙带菜 片部1次羽状深裂,中央有隆起的中肋。气腥,味咸。以片大、体厚、色青绿者为佳。品质标志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1995年版规定:以干燥品计算,昆布含碘(I)不得少于0.35%,黑昆布含碘(I)不得少于0.20%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本草经疏》:昆布,咸能软坚,具性润下,寒能除热散结,故主十二种水肿、瘿瘤聚结气、瘘疮。
东垣云:瘿坚如石者,非此不除,正咸能软坚之功也。
详其气味性能治疗,与海藻大略相同。
2.《本草汇》:昆布之性,雄于海藻,噎症恒用之,盖取其祛老痰也。
3.《名医别录》:主十二种水肿,瘿瘤聚结气,瘘疮。
4.《药性论》:利水道,去面肿,去恶疮鼠瘘。
5.《本草拾遗》:主颓卵肿。
6.崔禹锡《食经》:治九瘘风热,热瘅,手脚疼痹,以生啖之益人。
7.《本草通玄》:主噎膈。
8.姚可成《食物本草》:裙带莱,主女人赤白带下,男子精泄梦遗。
9.《玉楸药解》:泄水去湿,破积软坚。
清热利水,治气臌水胀,瘰疬瘿瘤,TUI疝恶疮,与海藻、海带同功。
10.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治水肿,淋疾,湿性脚气。
又治甲状腺肿,慢性气管炎,咳嗽。

主治:

用于瘿瘤、瘰疬、睾丸肿痛、痰饮水肿、脚气水肿等。现代多用于缺碘性甲状腺肿、高血压、颈淋巴结核、肾炎水肿、肝硬化、睾丸肿大、便秘等,以及噎膈不下食、肿瘤等。

附方:

①治瘿气结核,癳癳肿硬:昆布一两(洗去成味)。捣罗为散。每用一钱,以绵裹于好醋中浸过,含咽津觉药味尽,即再含之。(《圣惠方》) ②治颈下卒结囊,渐大欲成瘿:昆布、海藻等分。末之,蜜丸如杏核大,含,稍稍咽汁,日四、五。(《肘后方》) ③治瘿气初结,咽喉中壅闷,不治即渐渐肿大:槟榔三两,海藻二两(洗去咸),昆布三两(洗去咸水)。上药,捣罗为末,炼蜜和丸,如小弹子大,常含一丸咽津。(《圣惠方》) ④治气瘿,胸膈满塞,咽喉项颈渐粗:昆布二两(洗去咸汁),通草一两,羊靥二具(炙),海蛤一两(研),马尾海藻一两(洗去咸汁)。上五味,蜜丸如弹子,细细含咽汁。忌生菜、热面、炙肉、蒜、笋。(《广济方》昆布丸) ⑤治膈气噎塞不下食:昆布(洗净,焙,末)一两,桩杵头细糠一合,共研。用老牛涎一合,生百合汁一合,慢煎入蜜搅成膏,与末杵丸,如芡实大。每服一丸,含化咽下。(《圣济总录》昆布方) ⑥治气,膀胱急妨,宜下气:昆布一斤,白米泔汁浸一宿,洗去咸味,以水一斗,煮令向熟,擘长三寸、阔四、五分,仍取葱白一握,二寸切断擘之,更合熟煮令昆布极烂,仍下盐、酢、豉、糁调和,一依臛法,不得令咸酸,以生姜、橘皮、椒末等调和,宜食粳米饭、粳米粥,海藻亦依此法,极下气,大效,无所忌。(《广济方》昆布臛法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量:6~10g,水煎服。或入丸、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