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菔子

别名:

萝卜子、萝白子、芦菔子、菜头子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成熟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phanus sativus L采收和储藏:翌年5-8月,有果充分成熟采收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,放干燥处贮藏。

药材产地:

全国各地普遍栽培。主产于河北、河南、浙江、黑龙江等地。

英文名称:

SEMEN RAPHANI

药材类别:

果实/种子类

性味:

味辛;甘;性平。①《滇南本草》:性温,味辛。②《纲目》:辛甘,平,无毒。③《玉楸药解》:辛,热。④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生用味微辛,性子;炒用性温。

归经:

入肺、胃经。①《滇南本草》:入脾、肺二经。②《药品化义》:入脾、胃二经。③《本草再新》:入肝、肺二经。

功效:

消食导滞;降气化痰。主食积气滞;脘腹胀满;腹泻;下痢后重;咳嗽多痰;气逆喘满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5-10g;或入丸、散,宜炒用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
药用部位:

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本品即常供菜用的萝卜,为莱菔的新鲜根。冬季挖取鲜根,生用。将萝卜刨丝,榨取自然法,称“莱菔汁”。菜菔的老叶,称“莱菔甲”,又叫“菜菔英”。莱菔的成熟种子,称“莱菔子”呈椭圆形或近卵圆形而稍扁,表面红棕色,一侧有数条纵沟,一端有种脐,夏季成熟时割取全珠,晒干,搓出种子,炒去皮用或生用。种子收获后的老根,称“地骷髅”。全国各地普遍栽培。

植物形态:

莱菔,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,高30-100cm。直根,肉质,长圆形、球形或圆锥形,外皮绿色、白色或红色。茎分枝,无毛,稍具粉霜。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半裂,长8-30cm,宽3-5cm,顶裂片卵形,侧裂片4-6对,长圆形,有钝齿,疏生粗毛;上部叶长圆形,有锯齿或近全缘。总状花骗子顶生或腋生;萼片长圆形;花瓣4,白色、紫色或粉红色,直径1.5-2cm,倒卵形,长1-1.5mm,具紫纹,下部有长5mm的爪;雄蕊6,4长2短;雌蕊1,子房钻状,柱头柱状。长角果圆柱形,长3-6cm,在种子间处缢缩,形成海绵质横膈,先端有喙长1-1.5mm;种子1-6颗,卵形,微扁,长约3mm,红棕色,并有细网纹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
药物采收:

莱菔子: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用时捣碎。 炒莱菔子:取净莱菔子,照清炒法(附录Ⅱ D)炒至微鼓起。用时捣碎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定:干燥种子呈椭圆形或近卵圆形而稍扁,长约3mm,宽2.5mm。表面红棕色,一侧有数条纵沟,一端有种脐,呈褐色圆点状突起。用放大镜观察,全体均有致密的网纹。质硬,破开后可见黄白色或黄色的种仁,有油性。无臭,味甘,微辛。以粗大、饱满、油性大者为佳。显微鉴定:粉末:黄棕色。1.种皮栅状细胞淡黄色、橙黄色或黄棕色。断面观细胞1列,一般径向10-37μm,切向7-12μm,外壁及侧壁上端薄,侧壁大部及内壁增厚,侧壁中部尤厚;表面观类多角形或长多角形,壁厚2-4μm,胞间层极细。2.种皮下皮细胞形大,断面观扁长圆形,外壁及侧壁皱缩,细胞界限不清楚,其下与栅状细胞相接。此外,有内胚乳细胞、子叶细胞;种皮表皮细胞民粘液化观察不清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治慢性气管炎、肺气肿:莱菔子12g,大米50g。
莱菔子和大米共煮成粥。
早、晚温热食用。
可治慢性气管炎。
2、消食理气,宽中:莱菔子5g。
将莱菔子研成细末,温水送服。
3、降眼压:莱菔子10g,胡萝卜适量。
先将莱菔子装入小纱布袋中与切成碎末的胡萝卜同煮,待胡萝卜熟后,取出莱菔子,连汤食用。
每日1次。
可降眼压。
4、治癫狂:莱菔子、大黄各10克,芒硝24克,白芥子9克。
水煎,去渣,取汁,温服。
每日1剂。
5、治肠梗阻:莱菔子24g,大黄10g,芒硝6g,蜂蜜适量。
先水煎莱菔子、 大黄,去渣,取汁。
另煮蜂蜜至沸入芒硝,煎熬20分钟,与前药汁混合,1次顿服。
也可少量多次,频频饮服。
6、治老年性便秘:莱菔子6g。
温水送服,每日3次。
方一:治疗习惯性便秘 用莱菔子50g,高火炒黄,分2次温水送服。
方二:治疗牙痛 取莱菔子27粒,去红皮,研为细末后以人乳和匀,左边牙痛即于右鼻中点少许;如右边牙痛,即于左边鼻中点之。
一般外用1~2次即可止痛。
方三:治疗中风后腹胀 将莱菔子文火炒黄研细末,取10g以米酒和为直径3厘米薄饼。
将药饼益跻孔上,纱布固定,每12小时换药1次。
方四:治疗术后腹胀 将莱菔子250g装入自制小布袋内,扎紧袋口,放入家用式微波炉中,用高火加热2~3分钟,取出待温度适宜,置患者跻部及胳周腹部多点仰卧位热敷,每次治疗20~30分钟,每日1次。
对腹胀未消失者,可重复治疗。
方五:治疗黄褐斑 以莱菔子置锅内文火炒至微鼓起,略见雀斑,闻有香气时取出略冷,去皮取仁碾碎,每饭前冲服,每日2~3次,每次6~9g,1个月为1疗程,进服2~3个疗程。
方六:治疗咳嗽气喘,痰涎壅盛 莱菔子30g,生姜10g。
将莱菔子炒黄去皮,研细末,分2次,生姜煎水送服。
方七:治疗高血压病 莱菔子500g,炒黄去皮,研细末,每次25g,沸水送服,每日2次,连服7~10日。
1.高脂血症 ①莱菔子、白芥子、决明子各30g,水煎服。
每日1剂,早晚2次服用。
白术、香附各12g,柴胡、茯苓、丹参、山楂、莱菔子、佛手各15g,虎杖20g,决明子、桃仁、陈皮、枳实各10g;若肝郁气滞重者,加川楝子12g,郁金10g;血瘀重者加川芍15g或赤芍15g;痰湿重者加苍术、半夏、厚朴各10g。
2.半夏泻心汤加减 法夏、干姜、黄连、黄芩、砂仁、莱菔子各10g,党参20g,炙甘草6g。
可用于气滞型便秘。
3.功能性消化不良 半夏、大枣各12g,黄芩9g,黄连、干姜、炙甘草各6g,鸡内金20g,莱菔子15g。
每日1剂,水煎服,每次服100mL,每日服2次。
4.胃阴虚饮食停积 焦山楂、建曲各10g,法半夏5g,陈皮6g,连翘、莱菔子各10g,槟榔6g,赤芍、丹参各10g,鸡内金5g。
水煎服,每次100mL。
5咳嗽紫苏 桔梗、茯苓各10g,苦杏仁8g,神曲、莱菔子、山楂、法夏各12g,陈皮8g,甘草4g。
6.特发性胃轻瘫 党参、焦三仙各5g,陈皮、莱菔子、柴胡备9g,姜半夏、茯苓、厚朴各2g,香附、砂仁、炙甘草各6g,共服10剂而愈。
7.皮肤痛痒 山楂10g,神曲、制半夏、防风备12g,炒白术、党参、茯苓、当归各5g,陈皮、莱菔子、蝉蜕各6g,连翘9g,全蝎2g(研吞)。
8.胆囊切除术后腹胀 厚朴12g,莱菔子15~30g,大黄(后下)、赤芍各15~20g,桃仁l~5g,芒硝(冲)、枳实各10g。
9.胸膜炎 大枣15g(去核)、莱菔子5g,焙干后分别研成细面。
服法:用通开水冲服,每日3次,每次约1汤匙。
平时也可食用。
10.老年性便秘 炙黄芪15g,太子参15g,生白术15g,麦冬15g,仙鹤草15g,枳壳10g,莱菔子15g,木香10g,陈皮10g。
水煎服。
用治老年性便秘,证厲脾胃气虚、运化无力,症见气短、乏力、舌淡、边有齿印、苔薄白、脉软。
11.定喘汤 麻黄4g,杏仁10,桑白皮15g,苏子12g,甘草9g,款冬花10g,紫苑10g,黄芩7g,半夏15g,白果15g,前胡10g,五味子10g,麦冬10g,枇杷叶15g,鱼腥草15g,厚朴10g,桂枝10g,葶苈子15g,大枣3个,莱菔子12g。
发热较甚者加人工牛黄粉0.5g(分2次冲服);若肺气壅实,痰鸣自涌不得卧者,加地龙12g同煎;若内热雍盛,舌苔燥黄,大便秘结者,加大黄4g,芒硝8g同用。
12.单纯性高血压 菊花10g,泽泻30g,丹参30g,莱菔子30~40g,钩藤15g。
水煎内服,一般7~15剂即可见效。
13.艾性内分泌失调 菊花10g,泽泻30g,茯苓15g,山药15g,丹皮10g,菟丝子15g,淫羊藿30g,仙茅15g,肉苁蓉30g,女贞子12g,旱莲草15g,杜仲10g,枸杞子15g,生地15g,夏枯草15g,黄芩10g,莱菔子40g。
水煎服。
14.梅核气 炒莱菔子12g,合欢皮12g,旋复花9g(包布)、代赭石12g(先煎)、党参2g,半夏9g,红枣5枚、炙甘草3g。
用本方加减治疗因胃炎或慢性咽喉炎所致“胃咽综合征”皆有良效。

主治:

用于食积不化、中焦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、腹痛泄泻、下痢后壅喘咳等症。 现代常用于消化不良、慢性肝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肠梗阻、阴道滴虫、痢疾、高血压、老年性便秘、小儿鹅口疮等。

附方:

①治积年上气咳嗽,多痰喘促,唾脓血:莱菔子一合,研,煎汤,食上服之。(《食医心镜》)②治百日咳:白萝卜种子,焙燥,研细粉。白砂糖水送服少许,一日数回。(《江西中医药》(12):1963)③治齁喘痰促,遇厚味即发者:萝卜子淘净,蒸熟,晒研,姜汁浸蒸饼丸绿豆大。每服三十丸,以口津咽下,日三服。(傅滋《医学集成》清金丸)④治高年咳嗽,气逆痰痞:紫苏子、白芥子、萝卜子。上三味各洗净,微炒,击碎,用生绢小袋盛之,煮作汤饮。随甘旨,代茶水啜用,不宜煎熬大过。(《韩氏医通》三子养亲汤)⑤治一切食积:山查六两,神曲二两,半夏,茯苓各三两,陈皮、连翘、萝卜子各一两。上为末,炊饼丸如梧子大。每服七、八十丸,食远,白汤下。(《丹溪心法》保和丸)⑥治气胀气臌:莱菔子,研,以水滤汁,浸缩砂一两,一夜,炒干,又浸又炒,凡七次,为末。每米饮服一钱。(《朱氏集验医方》)⑦治痢疾有积,后重不通:莱菔子五钱,白芍药三钱,大黄一钱,木香五分。水煎服。(《方脉正宗》)⑧治风秘气秘:萝卜子(炒)一合,擂水,和皂荚末二钱服。(《寿域神方》)⑨治中风口噤:萝卜子、牙皂荚各二钱。以水煎服,取吐。(朱震亨)⑩治风头痛及偏头痛:莱菔子半两,生姜汁半合。上相和研极细,绞取汁,入麝香少许,滴鼻中搐入,偏头痛随左右用之。(《普济方》)⑾治小儿盘肠气痛:萝卜子炒黄,研末。乳香汤服半钱。(《仁斋直指访》)⑿治牙疼:萝卜子二七粒,去赤皮,细研。以人乳和,左边牙痛,即于右鼻中点少许,如右边牙疼,即于左鼻中点之。(《圣惠方》)⒀治跌打损伤,瘀血胀痛:莱菔子二两,生研烂,热酒调敷。(《方脉正宗》) (14)治小儿盘肠气痛:萝卜子,炒黄,研末,每服1.5g,乳香汤送下。方中莱菔子消食去胀,祛痰降气,为君药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量:5~10g,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