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蔹莓

别名:

母猪藤、红母猪藤、五爪龙、五叶藤、五龙草、拔、茏葛、龙尾、虎葛、五叶莓、笼草、乌蔹草、五爪龙草、赤葛、赤泼藤、五叶茑、血五甲、过山龙、绞股兰)、猪婆藤、五爪藤、鸡丝藤、五爪金龙、小母猪藤、地老鼠、铁散仙、酸甲藤、五甲藤、铁称陀、五爪龙藤、钦称陀、五将草、过江龙、地五加、野葡萄藤、老鸦眼睛藤、老鸦藤、黄眼藤、止血藤、五爪绒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或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yratia japonica (Thunb.)Gagnep.[Vitis japonica Thunb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割取藤茎或挖出根部,除去杂质,洗净,切段,晒干或鲜用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旁灌木林中,常攀援于它物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等地。本种在山东和江苏北部地区通称绞股蓝,不可与葫芦科植物绞股蓝混淆。

英文名称:

Japanese Cayratia Herb, Herb of Japanese Cayratia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味苦、酸,性寒。

归经:

《闽东本草》:"入心、肝、胃三经。"

功效:

解毒消肿,活血散瘀,利尿,止血。用于咽喉肿痛、目翳,咯血,血尿,痢疾;外用治痈肿,丹毒,腮腺炎,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15-30g;浸酒或捣汁饮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药用部位:

葡萄科多年生攀缘藤本植物的根或全草。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多年生攀援藤本,长达3米左右。地下茎蔓延。茎有纵棱,有2分叉的卷须,被微柔毛。叶互生,膜质,五出掌状复叶,小叶倒卵状矩圆形,先端短尖或钝,基部近圆形,边缘有粗锯齿,叶柄长。夏开绿色小花,聚伞花序。浆果球形,成熟后黑色。夏秋采全草,鲜用或切段晒干。 分布于山东、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。生于低山灌木丛中。

植物形态:

乌蔹毒 多年生草质藤本。茎带紫红色,有纵棱;卷须二歧分叉,与叶对生。鸟趾状复叶互生;小叶5,膜质,椭圆形、椭圆状卵形至狭卵形,长2.5-8cm,宽2-3.5cm,先端急尖至短渐尖,有小尖头,基部楔形至宽楔形,边缘具疏锯齿,两面脉上有短柔毛或近无毛,中间小叶较大而具较长的小叶柄,侧生小叶较小;叶柄长可达4cm以上;托叶三角状,早落。聚伞花序呈伞房状,通常腋生或假腋生,具长梗,有或无毛;花小,黄绿色;花萼不明显;花瓣4,先端无小角或有极轻微小角;雄蕊4,与花瓣对生;花盘肉质,浅杯状;子房陷于4裂的花盘内。浆果卵圆形,径6-8mm,成熟时黑色。花期5-6月;果期8-10月。

药物采收:

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。生长适温为25-30℃,喜半荫环境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庭院、篱旁、林缘等均可栽种。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。打插繁殖:于春季选取粗壮茎蔓,截成长12-15cm的小段作插稳,按行株距15cm×(3-4)cm斜插入苗床, 20d左右,生根长叶时,按行株距40cm×40cm移栽。种子繁殖:于春季播种育苗。条播,行距15cm,将种子均匀括人沟内,覆土2-3cm,浇水保湿。当苗高20-25cm时移栽。此外,还可用压条和分株繁殖。田间管理 当苗高30cm左右时可搭架缚蔓,以利藤蔓攀援。在6、7月,追肥1-2次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,扭曲,有纵棱,多分枝,带紫红色;卷须二歧分叉,与叶对生。叶皱缩;展平后为鸟足状复叶,小叶5,椭圆形、椭圆状卵形至狭卵形,边缘具疏锯齿,两面中脉有毛茸或近无毛,中间小叶较大,有长柄,侧生小叶较小;叶柄长可达4cm以上。浆果卵圆形,成熟时黑色。气微,味苦、涩。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:呈不规则椭圆形。表皮细胞外被乳状突起的角质层,有的细胞含红棕色色素。皮层狭窄,外侧棱脊处有厚角组织,内侧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;粘液细胞散在,内含草酸钙针晶束;有的薄壁细胞含红棕列成环。髓部亦有粘液细胞,含有草酸钙针晶束。薄壁细胞含淀粉粒,有的含有红棕色色素。 叶横切面:表皮外方被角质层,下表皮具非腺毛。叶肉组织中散有粘液细胞,内含草酸钙针晶束。中脉 有4个外韧型线管束。上、下表皮凸起处具厚角组织。

临床应用:

1、流行性腮腺炎、痄腮(外敷方) 组成:鲜乌蔹莓茎叶37.5克(清水洗净) 用法:捣烂外敷患部。
每日换药1次, 2、小便尿血 组成:鲜乌蔹莓30.0克 白茅根30.0克 忍冬叶15.0克 车前草18.8克 大飞扬18.8克 用法:水5碗煎3碗,当茶服。
3、肺结核咯血 组成:乌蔹莓18.8克 侧柏叶11.3克 白芨7.5克 蛇莓18.8克 地骨皮15.0克 功劳叶18.8克 用法:水3碗煎1碗,第二次水2碗半煎3.0克,早晚饭后各服1次。
4、跌打伤、瘀血 组成:鲜乌蔹莓37.5克 鲜火炭母草37.5克 鲜六角英37.5克 用法:水3碗,酒3碗,煎2碗。
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服1次。
5、烫伤溃疡(外敷方) 组成:干乌蔹莓75.0克 苦茶油适量 用法:将乌蔹莓研细末,调苦茶油,敷烫伤处。
6、咽喉肿痛 组成:鲜乌蔹莓30.0克 蒲公英18.8克 凤尾草18.8克 女贞叶15.0克 用法:水3碗煎1碗,第二次以水2碗半煎3.0克,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服1次。
7、痈疖初起 组成:鲜乌蔹莓30.0克 生姜18.8克 米酒20.0毫升 用法:两药先用清水洗净,加入米酒,绞汁服。
并以药渣外敷患处。
8、化脓性淋巴结炎(外敕方) 组成:鲜乌蔹莓37.5克(洗净) 用法:捣烂外敷患处。
每日换药1次。
9、挫扭伤(外敷方) 组成:鲜乌蔹莓30.0克 鲜盐酸草30.0克 鲜莎草根15.0克 用法:先将三味药用清水洗净,捣烂加热后外敷扭挫伤部。
每日换药1次。
10、手指头炎(外敷方) 组成:鲜乌蔹莓37.5克 鲜紫花地丁37.5克(用清水洗净) 用法:共捣烂外敷指头炎处。
11、小儿疳积 组成:乌蔹莓根18.8克 猪赤肉37.5克 骨碎补11.3克 用法:共炖烂,分3次服用。
12、跌打损伤 组成:鲜乌蔹莓茎叶56.3克(洗净用)米酒25.0毫升 用法:将鲜乌蔹莓捣烂,取自然原汁50.0毫升,加入米酒煮开,顿服。
暖睡取汗出,拭干即可。
13、毒蛇咬伤封喉症 症状:喉咙肿痛,舌咽,呼吸困难等症。
组成:鲜乌蔹莓56.3克 鲜百两金48.8克 用法:将两味青草洗净,捣汁,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下。
或者煎汤,频频服之。
14、肺炎、支气管扩张咯血 组成:乌蔹莓18.8克 白茅根30.0克 侧柏叶11.3克 生地榆18.8克 用法:水5碗,煎2碗,分2次服。
15、喉痹 组成:乌蔹莓、马兰菊、车前草各1把 用法:将三种药材杵汁,分多次服用。

主治:

用于热毒痈肿、疔疮、丹毒、咽喉肿痛、蛇虫咬伤、火烫伤、黄疸、泻痢,白浊、尿血及风湿痹痛等症。

附方:

①治一切肿毒,发背、乳痈、便毒、恶疮初起者:五叶藤或根一握,生姜一块。捣烂,入好酒一盏,绞汁热服,取汗,以渣敷之。用大蒜代姜亦可。(《寿域神方》) ②治项下热肿,俗名虾蟆瘟:五叶藤捣敷之。(《丹溪纂要》) ③治发背、臀痈、便毒:乌蔹莓全草水煎二次过滤,将两次煎汁合并一处,再隔水煎浓缩成膏,涂纱布上,贴敷患处,每日换一次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 ④治无名肿毒:乌蔹莓叶捣烂,炒热,用醋泼过,罨患处。(《浙扛民间草药》) ⑤治臁疮:鲜乌蔹莓叶,捣烂敷患处,宽布条扎护,每日换一次。或晒研末,每药末一两,同生猪脂三两,捣成膏,将膏摊纸上,贴敷患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 ⑥治喉痹:马兰菊、五爪龙草、车前草各一握。上三物,杵汁,徐徐饮之。(《医学正传》) ⑦治九子滥痒:母猪藤、九子连环草、何首乌。炖肉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 ⑧治肺劳咳血:乌蔹莓根三至四钱,煎服。或加侧柏、地榆、青石蛋各三钱,同煎服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 ⑨治风湿关节疼痛:乌蔹莓根一两,泡酒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 ⑩治小便尿血:五叶藤阴干为末,每服二钱,白汤下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 ⑾治白浊,利小便:乌蔹莓根捣汁饮。(《浙江民间草药》) ⑿治毒蛇咬伤,眼前发黑,视物不清:鲜乌蔹莓全草捣烂绞取汁二两,米酒冲服。外用鲜全草捣烂敷伤处。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 ⒀治蜂螫伤:五爪龙鲜叶,煎水洗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 ⒁治跌打损伤:五爪龙捣汁,和童尿热酒服之,取汗。(《简便单方》) ⒂治跌打接骨:血五甲根晒干,研细,用开水调红糖包患处。(《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》) ⒃小便尿血。用乌蔹莓阴干,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开水送下。 ⒄项下热肿(俗名蛤蟆瘟)。用乌蔹莓捣烂敷涂。 ⒅乳痈、恶疮初起。用乌蔹莓的藤或根一把、生姜一块。一起捣烂,加好酒一碗,绞取汁,热服令发汗,同时以药渣敷患处。方中的生姜,用大蒜代亦可。 ⒆跌打损伤。用乌蔹莓捣汁,加童便,以热酒送服。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量:15~35g,水煎服。鲜者加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