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色梅

别名:

马缨丹、红彩花、头晕花、如意花、山大丹、大红绣球、珊瑚球、龙船花、臭金凤、昏花、七变花、如意草、土红花、臭牡丹、杀虫花、毛神花、臭冷风、天兰草、臭草、五色花、五雷箭、穿墙风、野眼菜、五彩花、红花刺、婆姐花、大红乡球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antana camara 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常生于海拔80-1500m的海边沙滩、路边及空旷地。我国庭园有栽培。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有逸生。资源分布:原产美洲热带地区。

英文名称:

Common Lantana Leaf, Leaf of Common Lantana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根:淡,凉。枝、叶:苦,凉,具臭气。有小毒。

归经:

归大肠经。

功效:

根:清热解毒,散结止痛。用于感冒高烧,久热不退,颈淋巴结核,风湿骨痛,胃痛,跌打损伤。叶、枝:外用治湿疹,皮炎,皮肤瘙痒,疖肿,跌打损伤。

用量:

根:1~2两;枝叶外用适量,煎水洗或用鲜叶捣烂外敷。

药用部位:

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叶或带花叶的嫩枝。

植物形态:

五色梅为常绿灌木,高1一2m,有时枝条生长呈藤状。茎枝呈四方形,有短柔毛, 通常有短而倒钩状刺。单叶对生,卵形或卵状长圆形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两面粗糙有毛,揉烂 有强烈的气味,头状花序五色梅腋生于枝梢上部,每个花序20多朵花,花冠筒细长,顶端多五裂,状似 梅花。花冠颜色多变,黄色、橙黄色、粉红色、深红色。花期较长,在南方露地栽植几乎一年四季 有花,北京盆栽7~8月花量最大。果为圆球形浆果,熟时紫黑色。同属150种,国内引进栽培 2种,园艺品种多个。蔓五色梅 (L.montevidensis)半藤蔓状,花色玫瑰红带青紫色。白五色梅 (cv.Nivea)花以白 色为主。黄五色梅(cv.Hybrida)花以黄色为主。五色梅又叫马樱丹、臭草、七姐妹,为马鞭草科直立或半蔓性灌木。花期5-10月,由多数小花密集成半球形头状花序;花色多变,初开时为黄色或粉红色,继而变为桔黄或桔红色,最后呈红色。同一花序中有红有黄,所以有五色梅、七变花等称呼。它的花具有吸引蝴蝶的诱因,每当花开时,会有许多蝴蝶翩翩而至。

药物采收:

1.净制:除去杂质,鲜品即可入药。 2.切制:取净剂后的嫩枝,切段。也可将干品淋水稍润,切段,晒干,筛去灰屑,即可入药。

临床应用:

1.《岭南采药录》:洗湿毒疥癞。
2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叶:治疥癞毒疮,跌打止血。
花:可止血。
3.《广东中药》:祛风止痒,消肿止痛,散毒,敷大肠疡痈。
4.《广西中草药》:全草:退热,杀虫止痒,消疮疡。

主治:

主治痈肿,湿毒,疥癞,毒疮。

附方:

①治毒核症:臭金风叶捣烂,取自然汁,用双蒸酒冲服。又将叶捣烂,加红糖、冰片少许,敷于核上,不时转换,即可清凉止痛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 ②治筋伤:毛神花鲜叶捣碎,擦患处,然后以渣敷之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 ③治皮炎、湿疹瘙痒:马缨丹新鲜枝叶煎水外洗.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 ④治跌打扭伤;马缨丹鲜叶捣烂外敷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 ⑤治感冒风热:五色花叶一两,山芝麻五钱。水煎,日分二次服。(《广西中草药》)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5~10g;研末,3~5g。外用,适量,捣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