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蕈

别名:

香信(《本草求原》),香菇(《随息居饮食谱》)。

来源:

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。春、秋、冬季均可收采,采得后除去泥砂杂质,晒干或焙干。

药材产地:

寄生于栗、柯、槲等树干上,通常都用人工培养。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安徽、广西、广东等地均有。

性味:

性甘,平。①《纲目》:甘,平,无毒。②《医林纂要》:甘,寒。

归经:

入①《本草求真》:"专入胃。"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肝经。"

功效:

益胃气,托痘疹。①《日用本草》:益气,不饥,治风破血。②《本经逢原》:大益胃气。③《医林纂要》:可托痘毒。④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为补偿维生素D的要剂,预防佝偻病,并治贫血。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2~3钱。

药用部位:

为侧耳科植物香草的子实体。

植物形态:

菌盖径可达10厘米,表面黑褐色,有不规则的裂纹;下面有许多分叉的菌褶。菌柄弯生,白色。盖膜为绵毛状,盖开展后,仅在柄的上部留存毛状的痕迹。

临床应用:

《本草求真》:"香蕈,食中佳品,凡菇禀土热毒,惟香蕈味甘性平,大能益胃助食,及理小便不禁。
然此性极滞濡,中虚服之有益,中寒与滞,食之不无滋害。
取冬产肉厚,细如钱大者良。
"

主治:

主治风破血。

保健应用:

日常用法:内服,煎汤,10~15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