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泻的功效与作用禁忌

泽泻的作用禁忌是什么?

毒性T(1.1.1.1)对小白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780mg/kg,腹腔注射为1270mg/kg,口服为4000mg/kg。按0.1%及1%浓度混于饮食中,饲大鼠2个半月,体重、内脏重量、肝脂肪量均无明显改变。泽泻含有刺激性物质内服可引起胃肠炎,贴于皮肤引起发泡,其叶可作为皮肤发红剂。羊吃此植物无害,而牛可引起中毒,表现血尿。 泽泻甲醇提取物小鼠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0.98和1.27g/kg。口服4.0g/kg。按1%比例拌于饲料中喂大鼠75天,未见明显毒性。以泽泻醇浸剂100mg/kg小鼠腹腔注射,观察72小时,无一死亡。以泽泻浸膏粉1g和2g/kg(相当临床用量的20和40倍)拌于饲料中喂大鼠,共3月,动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,体重增长,血清谷一丙转氨酶活性及血红蛋白量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,但病理检查发现肝细胞和肾近曲小管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浊肿和变性,给药组比对照组明显,大剂量组比小剂量组明显,提水可能与给药有关,但心脏组织未见明显变化。

要留意泽泻的化学成分

主含四环三萜酮醇类成分,如泽挥醇A、B、C,泽泻醇A乙酸酯,23-乙酰泽泻醇B等;尚含挥发油、生物碱、黄酮、磷脂、胆碱、蛋白质及淀粉等。 现代研究,泽泻有利尿作用,能增加尿量,增加尿素与氯化物的排泄,对肾炎患者利尿作用更为明显;有降压、降血糖、抗菌、抗炎、抗脂肪肝作用。 1.泽泻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有防治作用。 2.泽泻具有抗脂肪肝作用,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。 3.泽泻对人和动物均有利尿作用。 4.泽泻醇提物有明显扩张冠脉、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;泽泻浸膏有轻度降压与松弛主动脉条纹收缩的作用。 5.泽泻水煎剂具抗炎作用。 6.泽泻水煎剂可抑制接触性皮炎,泽泻素对人红细胞、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聚集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具选择性作用。 7.泽泻提取物有轻度降血糖与抗兔肌痉挛的作用。

泽泻的临床应用是什么?

1.《本草衍义》;泽泻,其功尤长于行水。
张仲景曰,水蓄渴烦,小便不利,或吐或泻,五苓散主之。
方 用泽泻,故知其用长于行水。
《本经》又引扁鹊云,多服病人眼涩,诚为行去其水。
张仲景八味丸用之者,亦不过引接桂、附等归就肾经,别无他意。
凡服泽泻散人,未有不小便多者;小便既多,肾气焉得复实?今人止泄精,多不敢用。
2.《医经溯洄集》: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,寇宗奭《本草衍义》云,不过接引桂、附等归就肾经,别无他意。
愚谓地黄、山茱萸、白茯苓、牡丹皮皆肾经之药,固不待泽泻之接引而后至也。
附子乃右肾命门之药,官桂能补下焦相火不足,亦不待乎泽泻之接引而后至矣。
唯干山药虽独入手太阴经,然其功亦能强阴,且手太阴为足少阴之上原,原既有滋,流岂无益?且泽泻虽咸似泻肾,乃泻肾邪,非泻肾之本也,故五苓散用泽泻者,讵非泻肾邪乎?白茯苓亦伐肾邪,即所以补正耳。
是则八味丸之用泽泻者非他,盖取其泻肾邪,养五脏,益气力,起阴气,补虚损之功。
3.《本草蒙筌》:泽泻,多服虽则目昏,暴服亦能明目,其义何也?盖泻伏水,去留垢,故明目;小便利,肾气虚,故目昏。
二者不可不知。
4.《纲目》:泽泻,气平,味甘而淡,淡能渗泄,气味俱薄,所以利水而泄下。
脾胃有湿热,则头重而目昏耳鸣,泽泻渗去其湿,则热亦随去,而土气得令,清气上行,天气明爽,故泽泻有养五脏、益气力、治头旋,聪明耳目之功,若久服则降令太过,清气不升,真阴潜耗,安得不目昏耶?仲景地黄丸,用茯苓、泽泻者,乃取其泻膀胱之邪气,非引接也,古人用补药,必兼泻邪,邪去则补药得力,一辟一阖,此乃玄妙,后世不知此理,专一于补,所以久服必至偏胜之害也。
神农书列泽泻于上品,复云久服轻身、面生光,陶、苏皆以为信然,愚窃疑之。
泽泻行水泻肾,久服且不可,又安有此神功耶,其谬可知。
5.《本草汇言》:方龙潭云,泽泻有固肾治水之功,然与猪苓又有不同者,盖猪苓利水,能分泄表间之邪;泽泻利水,能宣通内脏之湿。
泽泻,利水之主药。
利水,人皆知之矣:丹溪又谓能利膀胱、包络之火,膀胱包络有火,病癃闭结胀者,火泻则水行,行水则火降矣,水火二义,并行不悖。
6.《本草通玄》:《别录》称其止遗泄,而寇氏谓泄精者不敢用,抑何相刺谬也?盖相火妄动而遗泄者,得泽泻清之而精自藏,气虚下陷而精滑者,得泽泻降之而精愈滑矣。
7.《药品化义》:凡属泻病,小水必短数,以此(泽泻)清润肺气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主治水泻湿泻,使大便得实,则脾气自健也。
因能利水道,令邪水去,则真水得养,故消渴能止。
又能除湿热,通淋沥,分消痞满,透三焦蓄热停水,此为利水第一良品。
8.《本草正义》:泽泻,最善渗泄水道,专能通行小便。
《本经》气味虽曰甘寒,兼以其生长水泽,因谓之寒,其实轻淡无味,甘于何有?此药功用,惟在淡则能通,《本经》称其治风寒湿痹,亦以轻能入络,淡能导湿耳,云治风寒,殊非其任。
其能治乳难者,当以娩后无乳者言,此能通络渗泄,则可下乳汁,非产乳百病之通用品。
其兼能滑痰化饮者,痰饮亦积水停湿为病,惟其滑利,故可消痰。
总之,渗泄滑泻之药,必无补养之理。
《本经》养五脏,益气力云云,已属溢美太过,而甄权竟谓可治肾虚精自出,大明且谓补女人血海,令人有子,洁古亦谓入肾经,去旧水,养新水。
皆非药理之真。
9.《本经》:主风寒湿痹,乳难,消水,养五脏,益气力,肥健。
10.《别录》:补虚损五劳,除五脏痞满,起阴气,止泄精、消渴、淋沥,逐膀胱、三焦停水。
11.《药性论》:主肾虚精自出,治五淋,利膀胱热,宣通水道。
12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五劳七伤,主头旋、耳虚鸣,筋骨孪缩,通小肠,止遗沥、尿血。
13.《医学启源》:治小便淋沥,去阴间汗。
《主治秘诀》云, 去旧水,养新水,利小便,消水肿,渗泄止渴。
14. 李杲:去脬中留垢、心下水痞。
15.《纲目》:渗湿热,行痰饮,止呕吐、泻痢,疝痛,脚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