獐牙菜

别名:

瘤毛獐牙菜、当药、方茎牙痛草、凉荞、绿茎牙痛草、双斑獐牙菜、大车前、水红菜、翳子草、黑节苦草、黑药黄、走胆草、紫花青叶胆

来源:

药材基源:为龙胆科植物双点獐牙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wertia bimaculata(Sieb.et Zcc.)Hook.F.Et Thoms.Ex C.B.Clarke[Ophelia bimaculata Sieb.Et Zucc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碎,晾干。

药材产地:
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-3000m的河滩、山坡芝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
英文名称:

 

药材类别:

性味:

性苦;辛;性寒

归经:

入胃经、心经、肝经

功效:

清热解毒;利湿;疏肝利胆。主急、慢性肝炎;胆囊炎;感冒发热;咽喉肿痛;牙龈肿痛;尿路感染;肠胃炎;痢疾;火眼;小儿口疮

用量:

内服:煎汤,10~15g;或研末冲服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药用部位:

为龙胆科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全草。

植物形态:

一年生草本,高0.3-1.4(-2)m。茎圆柱形,中部以上分枝。茎生叶对生;无柄或具短柄;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4-9cm,宽1-4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钝;叶脉3-5条,弧形,在背面明显突起。花为大型的圆锥状复聚伞花序,疏松而开展,长可达50cm,花多,花梗不等长,长0.6-4cm;花萼绿色,长为花冠的1/4-1/2,5裂,裂片狭倒披外形或狭椭圆形;花冠黄色,直径达2.5cm,上部具多数紫色小斑点,花5裂,裂片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1-1.5cm,在中部有2个黄绿色、半圆形的大腺斑;雄蕊5,花丝线形;子房披针形,无柄,长约8mm,花柱短,柱头小,2裂。蒴果狭卵形,无柄,长2.3cm。种子褐色,圆形,表面具瘤状突起。花、果期6-11月。

药物性状:

性状鉴别 全草长60-100cm。茎细,具分枝,近四方形。叶对生,多皱缩,完整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下延;无柄。有时在叶腋可见花或残留花萼。气微,味苦。

主治:

用于湿热黄疸、湿热痢疾、咽喉肿痛、牙龈肿痛、目赤肿痛等病症。 现代多用于急性黄疽型肝炎、急性或慢性细菌性痢疾、尿路感染、咽喉炎、肾炎、流行性感冒、消化不良等。

附方:

治急、慢性细菌性痢疾,腹痛:当药三钱。水煎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内蒙古中草药》)

保健应用:

入汤剂5~15g;亦可研粉冲服,每次1.5~3g。外用适量,鲜品捣敷。